很多父母在为孩子准备婴儿辅食的时候,都会把辅食做的“烂”一些,便于宝宝更好的吸收,那么制作辅食时,烂一点的食物更好吸收营养物质吗?针对这个问题,小编整理了一些婴儿辅食的喂养资讯,带你揭开婴儿辅食的秘密。
【谣言】辅食越烂对宝宝越好
有的家长担心孩子的咀嚼能力弱,在给孩子制作婴儿辅食的时候总是把食物煮的太烂,而且家长认为把食物煮的烂一些,不仅利于孩子吞咽,而且还容易吸收营养。
【真相】宝宝辅食太碎太烂要不得
家长在给孩子准备婴儿辅食的时候不能太烂太碎,虽然便于孩子吞咽,但是不能让孩子的咀嚼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有的家长不知道为什么太烂的辅食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辅食太烂影响宝宝成长的相关资讯,希望帮助家长们解除这个困扰,具体列举如下。
干扰牙齿发育
孩子出生7个月以后逐渐开始萌出乳牙,这时候需要借助一些颗粒感比较强或者坚硬的食物来帮助孩子锻炼咀嚼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还给孩子喂一些流食或者比较烂的食物就会影响孩子的脸部、口腔以及牙齿的发育。
造成营养不良
有的家长认为太烂太碎的食物更容易吸收食物的营养,其实不然,食物煮久了就会流失大部分的营养成分,即使孩子吃了也无法补充营养物质,而且还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
宝宝辅食要随着年龄变化
家长应该掌握科学的喂养方法,最好根据孩子的年龄去掌握婴儿辅食的喂养规律,为此小编帮助家长们列举了一些建议,具体如下:
★4-8个月宝宝
这个阶段的宝宝还不能吃坚硬食物,可以选择一些泥状、糊状的婴儿辅食,便于孩子吞咽。当孩子长到6个月之后,可以适当的准备一些颗粒状的食物,便于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8-12个月宝宝
这个阶段的孩子刚进入萌出乳牙的时期,家长不能再给孩子添加泥状辅食,最好选择面条或者粥作为孩子的辅食,帮助孩子锻炼咀嚼能力,促进乳牙发展。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一些婴儿辅食的相关资讯,希望家长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快速掌握科学的喂养方法。